上一版/ 03 版:见证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连队警卫冯登永

■高永明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2月03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连队警卫一定是农场基层单位最守时的人,因为他的工作与时间有关,与全连所有职工群众的工作生活紧密相连。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兵团各师团连队相继成立。那时候通讯手段单一,大部分连队与外界的联系,只能通过总机接转的电话。
  初建时期的农场,条件有限,各个单位甚至连一台扩音机都没有,所以当时也就没有喊话的高音大喇叭。连队领导想安排个工作,开个会、找个人,只好设置一个人的岗位,靠两条腿跑着通知。这个在连部替领导跑腿的人,先前在部队被称为通讯员,后来在团场连队被职工群众称为警卫。
  在团场基层单位当警卫,表面看着舒服,其实就是给领导传传话跑跑腿。当个警卫不仅要随时听从连队多个大小领导的吩咐,跑东跑西找人,还要负责接听场部各部门各单位的电话,通知大小事情、分发报纸、帮助职工收信送信等杂七杂八的事情,还有一个每天决不能耽误的活——按时敲响早上的起床钟、食堂早饭开饭钟、上午上班钟、中午开饭钟、下午上班钟、晚饭开饭钟。所以,当个连队警卫,仅这一年四季雷打不动准时敲响的6遍钟,就足以考验他是不是敬业称职的警卫了。
  1969年4月,我在农七师下野地五场(今八师133团)机枪连任武装战士,警卫老冯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至今难忘。
  那年老冯刚40出头,是个四川籍退伍军人,中等个头,一年四季不变的小平头,脸庞白净。由于老冯踏实勤快做事靠谱,在连部已经当了好几年警卫了。
  机枪连虽然是武装民兵基干连队,但是每天的作息时间没有司号员吹军号,而是和其它生产连队一样,职工起床、吃饭、上班、下工,都是由警卫老冯用一把大锤头,准时敲响挂在连部门前那棵大榆树上的、一个从废旧链轨拖拉机上拆下的主动轮。每天早上,当最早的一声钟声响起时,我们宿舍的几个小青年,经常会揉着惺忪的睡眼,嘟囔着将每天的第一句话送给警卫老冯:“真是个催命不休的‘疯’大叔啊!”
  老冯再能干,也并不受连队所有人喜欢。除了其所干的工作总是扰人清梦外,还因为他整天板着个脸,做事认死理。比如谁想从连队粮场上拿几个苞米、弄几把麦粒,从连队菜地里薅几个萝卜、摘几个西红柿,只要老冯看见,立即请你从哪里拿来还回哪里去,绝不留情面!一些人骂他死心眼,没人情味,但老冯不听这些:“我是连队警卫,就要尽职尽责,只要我看见,决不允许任何个人贪占公家的便宜。”
  老冯始终保持退伍军人本色,坚守警卫职责,多年来将连队的大钟敲得有声有色。
  老冯工作太较真,经常得罪人。为啥呢?每天中午或者晚上开饭前,老冯都会掂着他那个带铃铛的旧闹钟,拿着榔头提前站在大榆树下的大钟旁,时间一到,老冯会一分不差地准时敲响。
  有时候,炊事班因为不知啥原因馍馍没有按时下笼,快到开饭时间菜还没有炒好,炊事班长就会跑来央求老冯晚点再敲钟,免得大家听到钟声来食堂打饭,但因为饭没做好要在食堂外边抱怨,领导会批评。每到这时,老冯绝不答应:“没有连队主要领导安排,擅自改变作息时间,违反纪律的事,咱老冯不能干。”这样子的情况碰到两三回,炊事班长知道老冯的脾气后,加强了班里各项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率,再也不敢耽误开饭时间了。
  老冯还喜欢管“闲事”。连队不少职工图省事,打了饭喜欢蹲在大伙房门前边吃边聊天。老冯却时不时地过来转悠。
  有一回,一个叫阿根的上海支边青年吃完饭,顺手把一块吃不完的玉米馍扔到旁边的林带里,恰巧被老冯看见了。他三步并作两步拣起那块馍馍,又走到那个青年跟前,从艰苦奋斗到反对浪费,从节约粮食到忆苦思甜,整整给那个小青年讲了快半个小时的道理,直到那个小青年连连点头认错,老冯才罢休。这以后,在连队大食堂吃饭的小青年,知道冯大叔的眼睛“盯着”他们呢,都自觉地吃多少买多少,再也不敢浪费馍馍和饭菜了。
  其实,连队很多人就算看不到老冯的影子,但每天也能从那富有节奏的钟声中感知到他的存在。可是有一天,熟悉的钟声突然中断了。
  记得那是一个秋天的早晨,到了该上班的时间,还没有听见钟声的连队职工群众,却听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警卫老冯前一天晚上为了保护连队棉花场上的棉花,抓住了小偷,又拒绝了小偷拿出钱财收买,小偷恼羞成怒,对他进行暴打!老冯勇敢地和两个小偷进行了搏斗,身上被小偷刺了两刀。
  老冯为保护连队棉花受了伤,不仅连队对他进行了大张旗鼓地宣传表扬,还上报团场有关部给予他嘉奖。别看老冯平时坚持原则爱管“闲事”,当连队职工群众听说老冯勇敢保护连队棉花受伤的事迹后,竟有多数职工群众拿着自家养的鸡、着鸡蛋、买来营养品到医院看望老冯。老冯夫妇谢绝同事们的好意,坚辞不收礼物。
  连队领导安排老冯在家养伤,连队的钟由连队的文教代替老冯敲了几天。但是好强的老冯只在医院躺了不到一星期,硬是拄着拐杖回连队上班了。老冯上班那天早上,职工群众一听这熟悉又准时的起床钟声,感觉这钟声又恢复了昔日的风采和节奏,感叹还是老冯的钟声听着那么响亮,那么催人奋进,那么悠扬舒缓:“铛,铛铛,铛……”起床、上工、收工、开饭、开会……每次郎头与大钟的碰撞都带着明快的节奏感,坚定有力的钟声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一听就让人心里踏踏实实,明明白白。
  警卫老冯名字叫冯登永。他的故事说起来普普通通、平平凡凡,他也只是许许多多兵团连队警卫中的一员。许多人倾尽一生所追求的,无非是腰缠万贯、出人头地,但对于如老冯这样的警卫来说,他们想要的只不过是一个兵团职工的“大我”。
  警卫,当得一身正气!敲钟,就敲出个分秒不差!做人,就做得坦坦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