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团蔬菜产业“棚”勃发展
石河子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4年05月16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本报讯 融媒体中心记者刘宇歌 陈乐 通讯员杨继忠摄影报道 5月9日,136团6连的大棚种植区,一排排整齐的大棚沐浴在晨光中,大棚内瓜果蔬菜长势喜人,陆续进入成熟期,即将争“鲜”上市。
近年来,136团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结合实际情况,大力发展大棚果蔬产业,鼓励职工群众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增加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136团1连种植户王俊普说:“我在1连、2连一共承包了27个大棚,主要培育加工番茄的番茄苗,预计毛收入在200万元左右,纯利润大概30万元左右。现在苗子将要移栽,等售出后再种反季节蔬菜。”
据悉,该团2连目前有西红柿育苗棚45座,带动连队其他大棚20余座,每年培育西红柿育苗穴盘约13万个,可满足4000多亩大田西红柿种植需求。鉴于该团特殊地理优势,温室大棚改变过去单一的种植模式,反季节种植的果蔬产品品质优、产量高、效益好。如今种植户们一年四季都种植蔬菜,实现了“一地多用、一年多收”。
该团6连党支部书记王俊玲介绍:“6连有19个大棚,9个大棚种植无花果,10个大棚种植蔬菜,全部由国资公司进行统一销售。这几年又增加了6个大棚,还增加了2000个盆景。无花果在北疆市场销售较好,1个棚一年净收益在5万元到6万元之间。”
据了解,136团现有温室大棚378座,设施大棚19座,不仅种植黄瓜、葫芦瓜、辣椒、西红柿、有机花菜、豆角、茄子等多种蔬菜,还有草莓、无花果、圣女果、软籽石榴等水果。同时,该团积极开展育苗、蔬菜、果树、食用菌、花卉种植等多方面农业生产,利用设施资源发展观光采摘、休闲农业,努力开拓团场设施生产新路径。在推进设施果蔬产业发展中,136团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产品附加值,带动更多农户发展大棚果蔬种植,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农业增效、群众增收,推进乡村振兴。
上图为136团6连大棚内的盆栽无花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