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综合新闻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以往报纸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师市司法局推动人民调解提质增效记事

石河子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1月08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通讯员 蒙雷

2024年,师市司法局紧紧围绕师市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破解新形势下矛盾纠纷复杂、利益诉求多样等问题,不断创新调解机制,规范调解流程,拓宽调解领域,打造调解亮点,有力推动人民调解工作提质增效。
聚焦组织建设 延伸调解领域
  去年初,司法局召开师市人民调解员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增补、改选了协会会长、副会长和常务理事,理顺了协会架构,进一步完善了协会章程,明确协会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协会工作规范高效。
  在师市信访接待中心,司法局设立访调对接工作室,选聘退休法官作为派驻专职调解员,特别在化解农民工欠薪领域,与劳动监察支队共同调解。2024年,司法局化解欠薪类信访案件332件,为农民工追回欠薪2277.1万余元。
  在绿珠九鼎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老街小商品批发市场成立调解工作室,与警务室、社区和市场管理方紧密合作,共同建立纠纷化解机制,保障市场环境平稳有序。在万隆城、万达广场设立劳动保障监察维权服务站,选派专职调解员,保障师市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发放。
完善工作机制 提升调解质效
  围绕重要节点,司法局紧盯重点场所、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全量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严防极端案事件发生。自“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司法局摸排矛盾纠纷1133件,化解1094件,涉及金额14682.48万元。
  司法局发挥派驻市法院调解工作室作用,实现纠纷信息共享、案件流转和结果反馈的无缝对接。与八师中院、石河子市法院联合在师市人民调解中心、石河子市民中心分别设立司法确认工作室,由派驻法官依法审查调解协议,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调解协议书进行司法确认,化解法院委托案件701件,申请办理司法确认1577件,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
  司法局还与师市公安局监管支队、拘留所召开拘调对接工作联席会议,进一步加强师市人民调解中心与拘留所之间的协调联动,探索监管场所矛盾化解的科学方法和有效举措。
强化队伍建设 提升能力水平
  针对基层调解委员会作用发挥不明显、纠纷化解数量呈倒金字塔型的实现状况,司法局对基层调解组织进行了逐一调研,找到制约基层调解工作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勤、畅、实、准、硬”的解决办法。2024年,团场(镇街)和连队(社区、村)调解组织化解纠纷数较2023年分别增长131.69%、136.66%。
  司法局对照评定条件,对专兼职人民调解员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梳理出符合不同等级条件的人员,综合参评人员的调解年限、调解案件数、调解成功率、卷宗质量、荣誉表彰等方面,逐项审查,集体讨论、确定等级。目前,共申报一级调解员5名、二级调解员17名、三级调解员27名、四级调解员80名,调解员荣誉感和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对16名考评末位、身体状况不佳等不适宜继续任职的调解员予以解聘,择优招录新鲜血液,形成良性循环。
加大宣传力度 厚植调解文化
  按照调解“一所一品牌”的建设计划,司法局指导司法所把握独特性、传播性、传承性、示范性,结合各自地缘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等申报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打造“石榴花开”“桃源里”“和风”等6个品牌调解室。
  同时,该局深挖调解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优秀案例,及时总结归纳,多篇宣传调解工作的稿件被国家级媒体、兵团级媒体刊发,人民调解工作的知晓率持续提升。
  与师市融媒体中心联合拍摄《人民调解的力量》,在石河子新闻综合频道法治时空栏目播出的“东小路70号的故事”深入人心。
  2024年,师市各级调解委员会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496件,当场履行7734件,为职工群众挽回经济损失6.61亿元,更多矛盾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