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寒假作业 给孩子时时拧紧安全发条
石河子日报
作者:刘胜
新闻 时间:2022年01月19日 来源:石河子日报

刘胜
寒假即将来临,学生假期安全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其中,家庭火灾成了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近年来,家庭火灾呈逐年增长的势头,尤其在冬季,家中用火用电引发火灾的案例时有发生。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拥有电器越来越多,在先进电器给人们带来舒适的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一定的消防安全隐患。加上有些人不规范用火、用电,消防安全意识薄弱,也造成了家庭火灾逐年增长。
据统计,辖区内的火灾事故有相当一部分是家庭电器故障和生活用火用电不慎引发的。一位社区工作者告诉笔者,所谓的“不慎”很大程度上缘于孩子的无知或好奇心,她总结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懵懂无知”型,对电器使用缺乏安全常识,乱摸乱碰,极易引发触电之类安全事故;第二类,“粗心大意”型,多为一些“网虫”类学生,长时间使用电脑,插板上插头云集,长此以往,难免出事;第三类,“好奇害死猫”型,多为一些三四年级学生,对电器知识一知半解,且有着这个年龄段普遍存在的强烈好奇心,对电火花、静电成因之类“用电ABC”兴趣很浓,“用电暖气烤毛巾”就是此类好奇心的不幸结果。
面对这三类顽固的“用电用气弱势群体”,沿用以往的专题板报、消防知识讲座难以取得理想的宣教成果。这位社区工作者告诉笔者,这几年来,社区寒暑假的第一课都是讲安全,不可谓不重视,主讲人多为管区民警,不可谓不专业,教具从水基灭火器到逃生绳,不可谓不走心,但是,效果却难如人意,用她的话讲就是“课照听,错照犯”。
为什么煞费苦心的消防安全教育效果难达预期?笔者认为,这要从青少年的心理特征说起,现在的“05后”“10后”独立思考能力强,善于反思,更不会人云亦云。所以,单向的、一元式宣教难以收到实效。
2022年1月13日的《石河子日报》报道,石河子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宣传员走进石河子第十三中学,为学校师生们上了本学期最后一堂“消防安全教育课”,值得注意的是,消防宣传人员还为学生发放消防寒假作业,让学生和父母一同完成。
寒假消防作业的点睛之笔就在于“学生和父母一同完成”,让家长和孩子们在共同完成开展家庭火灾隐患自查、书写“拨打“119”报火警时应讲清的内容”等极为新颖的消防安全寒假作业,在调动孩子们学消防、懂法律的积极性的同时,也给家长上了一堂消防安全自习课。
前述的三种类型,其实背后都有家长或漠视或纵容的背影,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消防教育更是如此,因此,要想降低家庭火灾起数,减少青少年用火用电悲剧的发生,就必须从家长抓起,给家长们补足“安全钙片”,消防寒假作业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不需师资,不用授课场地,不啻是一次家庭全员消防知识恶补和自习,倒逼整个家庭消防意识的提升。
“消防寒假作业”帮助家长和学生进补了不少消防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它让“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愿景又进了一步。
教育杂谈